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博物馆要不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
近日,在“读懂中国·湾区对话”研讨会上,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发表了关于博物馆在全球文明倡议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演讲。他指出,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展示之地,更要发挥其创新能力,让文物“活起来”,并分享了中国博物馆的一些成功案例,如莫高窟数字化复原、敦煌文物数字展示等。他强调,博物馆应该不断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更好地展现出生命力和活力。
博物馆在保护和展示文物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传统的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展示方式已逐渐式微,刘曙光的发言强调了如何充分利用时代发展的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的必要性。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复原,不仅能够对文物进行更加彻底全面的保护,也能够让观众更好的亲近文物,使文物的历史价值更好地被传承。借助互联网的发展,不少博物馆已经推出了“虚拟博物馆”,通过网络与公众互动,舒展博物馆展示能力的广度和深度。
文物是国家的历史珍贵遗产,而且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传承和保护文物方面,不仅仅是博物馆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博物馆除了展示文物,还能够扮演文物教育、文化传播及旅游开发的角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博物馆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尚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在此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广互联网、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将文化传承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便于更多的公众了解文化和历史,增强文物保护的力度和效果。同时,也需要博物馆有更多的展示展览方式,让公众在更广泛的领域接触到、感受到传统文化。
历史证明,文化旅游市场潜力巨大。通过数字化手段,文化资源更加丰富、深入,浓厚的互动体验能够提高游客参观的热情,使文物成为推动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的引领力量,也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投资方面,可关注到博物馆建设、文化衍生品等相关公司,频繁推出带有国内特色的文化主题产品,也可布局景区、酒店等与文化旅游有关的公司。文化旅游是一个不断拓宽的领域,相信未来的投资将有着广泛的盈利空间。
最后,相信博物馆的建设会在更深层次地推动文化传承,文物保护,也将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多重因素的结合才有可能推动文化旅游在未来的趋势成为投资热点,也更让我们期待博物馆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文化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