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催收行业遭警方调查 催收巨头宣布停业
千家催收企业都在长沙,这是一个有关中国金融市场的热门话题。近日,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宣布停业,这让整个催收行业惶惶不安。这家公司是催收行业的巨头之一,也是被警方调查的打击对象之一。除了湖南永雄之外,湖南众诚不良资产处置有限公司、湖南华威金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南诚普法律咨询有限公司等公司也在警方的调查范围之内。之前,安徽警方已跨省查处多家催收企业,而湖南永雄的被查处也让催收行业的长尾效应开始浮出水面。
据资料显示,湖南永雄是全国规模最大、资质最高的催收公司之一,曾有意赴美上市,冲击“催收第一股”,但这一计划未能成功。而在被警方调查之前,这家公司一度成为催收行业的领军者,其追债方法更是被广泛引用。其追债方式包括电话追收、催收函追收、上门追收、与开发商联合追收、与保险公司联合追收、诉讼追收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追债方法。这些方法无疑成为催收行业的主要手段。然而,这种依赖于法律手段的催收模式在征信系统更为完善的时代,已变得难以为继。催收公司需要走向更加规范化、科技化的追债方式,否则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催收行业的现状是金融衍生品催收的延伸,其根源是不良资产管理。而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各地区的不良资产数量也相差很大。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全国不良贷款余额为2.3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6%。然而,单就一些中小型银行而言,不良贷款率可能会超过5%。这些不良资产需要有专业机构进行催收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催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催收行业的形成离不开法律支持。在我国金融市场的起步阶段,不良资产催收让律所成为主力。湖南永雄的创始人谭曼就是律师出身,她因专业背景而对住房按揭、汽车按揭等个人消费信贷催收处理显得游刃有余。所以,人们常把谭曼和湖南永雄的发展归结于律师等法律人才的积极参与。
当前,催收行业在法律法规领域内面临诸多困境。在催收行业的日常工作中,有时难免出现过度催收的行为。而由于该行业存在竞争,一些企业为获得更多的业务,可能会过度追求效益而放弃了尊重债务人的原则,违反了法律行为准则,引起了人们的质疑。由于此类行为的爆发,不良债务人和催收企业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催收公司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行业发展和行为。
考虑到催收行业状况,并从历史数据了解到,影响金融市场的政策、法规、人口密度、土地状况、产业结构和自然运动都是必要条件,如果一个地区的资产质量严重恶化,将会催生新的行业机会。与此同时,仅凭单一的追债模式已经无法以较低的成本去解决越来越高的不良资产风险,催收机构需要改变催收模式,通过全流程催收、科技加持、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规模化催收和高效率催收,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整个行业也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诚信管理体系,加强催收行业的人员培训和流程规范管理,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如何投资催收行业,需要警惕如下风险和挑战:
1、政策风险。各地政策审核机制不一,要素价格的动态变化也可能造成不良资产收购难度或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2、法律法规风险。从最初的获客,到诉讼终极目标的实现,诉讼催收过程与法律密不可分,不良资产增多带来的政策、法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到催收的成本控制和效果实现;
3、业务风险。即运作风险,包括催收的效果、费用、流程、合规等问题;
4、市场风险。这是由金融和经济周期带来的,中国楼市国内经济政策以及外部经济环境都可能产生市场影响;
5、竞争风险。行业竞争激烈,资本进入快,市场上的股份获得和及时入市等成为制约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6、污名化风险。催收行业的负面形象使得一些有良心企业难以在此行业立足。
总之,催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和金融的支持。作为投资者,需要关注该行业的政策变化和优秀的行业企业,同时也需要关注该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相关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