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物流业逆势增长,数字化转型成关键
物流行业持续回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国整体经济也在持续回暖,其中物流行业表现尤为突出。据最新数据显示,前4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物流运行加快恢复增长,供给规模稳步上升,而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长加快,快递日均业务量持续攀升。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是推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同时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也在不断加强。
历经疫情考验,科技助力中国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在疫情期间,物流企业普遍面临人员流动性差、核心设备供应链断裂、整体运行成本增加等问题,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困难情境下,物流行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政府给出的重点方向是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尤其是智能化成为各大物流企业的突破口。不少企业加速研究开发机器人、无人机等科技空间,拓展物流配送的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大大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物流企业普遍推进智能化的过程中,数字化转型也一直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物流运行总体保持恢复向好,物流业总收入增长7.5%,重点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20%。这一数据极大推动数字化转型进度,不少企业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全面应用,使得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更加优化,对外服务也更加细致、人性化。
疫情之下,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物流行业开拓新动能
疫情前,人们更多地关注物流的问题在于效率和速度,然而疫情之后,环保问题的迫切性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交通运输部近年来积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推行绿色交通,物流企业也不甘落后,开始加大绿色低碳转型力度,助力物流行业开辟新动能。
绿色低碳转型的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新能源物流车辆的广泛使用。数据显示,全国新能源物流车辆存量至2021年3月31日为70.2万辆,覆盖全国31个省(区)、100个主要城市。在具体配送上,物流企业的合作伙伴中不乏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企业,“互联网+物流+节能技术”已成为国内物流企业普遍拥抱的绿色低碳转型模式。
即时物流等新场景、新模式成为亮点
在科技进步的推波助澜下,物流行业不断涌现新场景、新模式。疫情爆发之前,即时物流、生鲜配送已经在中国市场热度不减,而在疫情期间,这些新兴模式凭借高效、低成本、安全的特点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更多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滞封物流、零售与物流“二者合一”等模式正在逐步落地,将使得物流行业的新动能持续扩大。
投资建议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将持续被市场看好。特别是数字化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等带来的转型升级,将进一步促使物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投资方面考虑,近几年,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的涨幅持续走强,而物流行业是电商大环境下的关键链条,也将随之获得资金的追捧。可以从B2B跨境电商物流,SaaS物流,第三方物流等方向展开,建议关注顺丰、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等知名物流企业,并通过科创板或者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投资。